大悲咒入门网
标题

寒山寺文化研究的思考

来源:大悲咒入门网作者:时间:2019-11-15 09:13:48
寒山寺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至今已历经1500多年。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几经世变,屡毁屡建,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更令世人瞩目。寒山寺是佛教圣地,历史文化名寺,长期的文化积淀,使寒山寺拥有一系列个性鲜明引人入胜的文化符号。寒山,亦僧、亦诗、亦菩萨。寒山拾得“和合”偶像,亦圣、亦仙。寒山子诗集,亦诗、亦禅。“夜半钟声”警世长鸣,“和平钟”越洋过海。五、诗韵文

寒山寺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至今已历经1500多年。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几经世变,屡毁屡建,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更令世人瞩目。寒山寺是佛教圣地,历史文化名寺,长期的文化积淀,使寒山寺拥有一系列个性鲜明引人入胜的文化符号。寒山,亦僧、亦诗、亦菩萨。

寒山拾得“和合”偶像,亦圣、亦仙。

寒山子诗集,亦诗、亦禅。

“夜半钟声”警世长鸣,“和平钟”越洋过海。

\

《枫桥夜泊》千古绝唱,唱响张继,唱响千年古刹。

王珪 、唐寅、文征明、罗聘、康有为、俞樾、李大钊、刘海粟、赵朴初等古今名人,诗韵、书法碑刻留下稀世珍宝。仿唐佛塔,寒山寺慈善中心,寒山书院,寒山寺禅意书画院,寒山寺佛教图书馆,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等已经成为寒山寺文化的新亮点。中华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将成为寒山寺的金质文化符号,是寒山寺历史发展上新的里程碑。寒山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有深刻的历史与环境背景,内涵丰富,底蕴厚,有活力,有魅力,是一座文化资源宝库。现有《寒山寺志》、《重修寒山寺志》以及《寒山寺》等几本专门研究寒山寺的书,除此之外,社会上较多地是对寒山及寒山诗的研究,是对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不同解读。总的来看,对寒山寺文化的研究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认识尚粗浅,还没有形成“寒山寺文化”的整体概念。确立“寒山寺文化”概念,对其进行全方位系统地研究这是大课题大工程。在这里,本文拟就寒山寺文化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禅宗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在长期的传播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律宗、禅宗、净土、密宗等宗派,每个宗派系统又出现了若干宗派。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历代方丈及寺僧严持净戒,热忱弘法,宗绪传承,呈现出了寒山寺的勃勃生机。开展禅宗研究,在深入研究各派特别是临济宗的同时,针对寒山寺的情况还应考虑:要研究寒山寺的历代高僧,特别是要研究古代的寒山子、希迁,当代的性空、秋爽。寒山寺名气大,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历代高僧。有的说寒山寺没有高僧,寒山寺的名气是依靠张继的《枫桥夜泊》,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寒山寺名气大尽管与《枫桥夜泊》有很大关系,但不能够以偏概全,忽视寒山寺历代高僧的存在,忽视高僧的主导作用。如果没有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就没有了寒山寺,哪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如果没有了性空、秋爽两代发心方丈,就没有了如今寒山寺的兴旺发达,也不可能有当代寒山寺的盛名。研究寒山寺高僧持戒弘法,还原高僧形象,宣传历代高僧的历史作用,是寒山寺禅宗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要重新认识和注释寒山诗。寒山诗博大精深有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长期以来对它有不同的视角的研究,从释、儒、道三个方面都有研究,而最广泛的是寒山诗中佛教思想和禅理的研究。研究者的思路,一般都是把寒山诗仅仅作为“唐诗”中僧诗来研究,研究寒山诗中佛教思想的体现,研究寒山诗与禅的关系,从中领悟寒山诗的佛性与禅机。但一些研究实际上已经不只是把寒山诗看作“诗”来探讨寒山诗与佛教思想的关系,而实际上是看作一部特殊的佛教经书或者说是一部特殊的佛教诗经来研究的。《四库全书提要》即谓“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曹山本寂禅师之注寒山诗说“多言佛理,足为佛教张目。”台湾学者陈慧剑先生在《寒山子研究》中认为“寒山诗即是禅,禅即是诗”,并主张看寒山诗“都要戴点禅的眼镜去看,才看得通。”这些分析,可以说是把寒山诗作为一部特殊的佛教经书在解读。所谓要重新认识和注释寒山诗有两层含义:第一,把寒山诗作为以白话文为特征并用诗的形式写成的一部特殊经书,或者叫一部特殊诗经,站在经书的角度,重新去认识和注释寒山诗。当然, 这还只是一种新的思路, 尚需深入的进行探讨;第二,据研究中国现存的寒山诗古代版本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注释本,应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融入时代精神,用现代语言写出一本中国古代版本的寒山诗注释本。要收集寒山诗集和各种古代版本、各种寒山诗注释本、各种寒山诗外文翻译本和研究寒山生平的著作以及其它有关的论著,也包括收集拾得、丰干的著作及研究成果,建立资料齐全的寒山文库,使其成为寒山寺佛教图书馆的特色之一。要进行寒山寺各种佛事活动及其管理模式研究。中心是如何使寒山寺在保持传统的宗教活动及生活制度的同时,与时俱进走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寒山寺在这方面已经多年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新的管理模式并未形成,还需要长期努力和不断创新。这也是全国寺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大课题。

二、历史文化

寒山寺建寺1500多年来,有两本志书:一是清末民初叶昌炽编写的《寒山寺志》,一是2002年由性空主编出版的《重修寒山寺志》,至今尚未能有一本《寒山寺史》。研究寒山寺历史是寒山寺文化研究中一项填补空白的重要课题。对寒山寺史的研究,应该着重把握的问题:客观性,忠于史实。寒山寺历史长,几经朝代更迭,特别近现代情况更为复杂,一些重大事件也多为复杂,结缘寒山寺有各种各样的人物,特别是头面人物,有行善积德者,也有负罪忏悔者。不管是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应该实事求是,如实记录。对事件和人物是非评价的唯一标准只看是否“爱国爱教”。一部寒山寺史应该是寒山寺历史本来面貌的再现。史料详实,资料丰富。寒山寺时间跨度大,空间变化多,应该有丰富的史料,但由于几度毁建,史料毁损多,保存困难,散落各处,再加上长期没有人专门收集整理,在历史研究中史料收集会遇到各种困难。历史研究要依靠史料,没有详实可靠的史料,研究就难以进行,更难有新的突破。因此,在历史研究中深入挖掘史料是第一要务。需要研究者脚踏实地搜寻,也需要所有研究者共同努力,同时也应该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辟资料收集新渠道。制定征集史料的具体办法,在网上公布,激励提供史料者的积极性,对重要史料的提供者,应该给予适当奖励。这应该成为一项长期工作并有专人负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对历史的难点、对历史上同一件事或人物有多种说法的,应该对各种说法进行考证、对比,做出较为合理的选择。这种选择应该对读者有说服力。寒山寺史的研究和撰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第一本《寒山寺史》不可能永久不变,随着史料的新发现和寒山寺的发展,还会重修或续写寒山寺史,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培养研究寒山寺史的梯队人才队伍,是寒山寺历史研究可持续进行不可少的工作。当然,第一本《寒山寺史》还是应该在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早的撰写出来,以填补空白并作为今后重修或续写的基础。

三、和合文化

自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题额“寒山寺”,寒山就成了寒山寺的开山祖师。寒山拾得作为“和合”偶像,雍正御封为“和合二圣”,民间传称“和合二仙”。这里可以看出,研究和合文化在寒山寺文化研究中有特殊地位和意义。和合文化的研究应该是多层次的: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已经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是一些研究在学术界也颇有争论,比如和合文化的地位、和合文化的价值观、和合与和谐的关系等等,都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因此,研究中应该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做出有创见的研究。 二是佛教文化的和合精神。挖掘佛教文化中的和合佛理,僧团组织的和合制度,和合偈语及故事,在研究的基础上用现代语言进行诠释与注解。三是寒山拾得诗中的和合精神。对寒山拾得有关和合的诗、偈语及寒拾问答劝世名言,在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现代解读。四是搜集寒山拾得“和合”的传说、故事以及有关民俗和各类画像,整理出版书籍、画册和数字化艺术作品,通过寒山拾得生动的“和合”形象,宣传“和合”精神,高扬寒山拾得的和合祖师的地位,高扬寒山寺的和合祖庭的地位,使寒山寺成为佛教文化的和合精神教化圣地。

四、钟声文化

钟是佛教的法器之一,钟声是普通寺院都有的。寒山寺的钟而不同于普通寺院的钟,有独特的魅力,钟声有沟通心灵感悟人生的神奇力量。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核心是钟声,在这里钟声在诗人心里把儒释之道融为一体,钟声成为文化心灵感悟。正是这种心灵感悟使寒山寺的钟声不再是普通钟声,成就了《枫桥夜泊》的千古绝唱。寒山寺的钟声文化很有研究价值。历史悠久,产生了许多美丽的故事。有拾得乘钟东渡的传说,有“夜半钟声”的质疑与考证,有古钟失踪之谜,有苏州百姓铸钟之情,有日本友人寻钟赠钟之谊,有文人墨客颂钟之缘。独有的钟声文化情缘,确实有必要研究、书写和传颂。寒山寺有寺藏古钟二百多口,是一个钟的博物馆。对每一个古钟进行考证,写出一部藏钟史考的书很有必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古钟博物馆,展示古钟风采,这是一项特别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寒山寺每年除夕听钟声活动已成惯例,在民间与日本交流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从1979年开始,每年一次听钟声活动规模、内容的记录,就是当时苏州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缩影。收集整理历届听钟声活动各种资料,建立齐全的档案,这将成为对寒山寺发展、对外交流、苏州佛教文化、苏州文化和社会发展研究的资源宝库。寒山寺钟声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最近寒山寺给我国台湾佛光山寺赠送“和平钟”并结成兄弟寺院,开启了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特殊通道,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寒山寺钟声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世间传送和合之音,这是大善大德之举,必会誉满天下。中华第一佛钟和中华第一诗碑的建造,是寒山寺新的形象标志,也为苏州城市文化树起了特质标志。这是寒山寺砺志铸魂之作,是寒山寺精神和国泰民安的形象体现。这一旷世之作,是中国文化史空的一颗耀眼新星,应该浓笔彩绘,千古诵颂。

\

五、诗韵文化

诗韵文化是寒山寺文化的一大瑰宝。寒山寺诗韵文化的研究应该多视角多层次进行:诗韵文化的特点。概括看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诗风长运。从开山祖师寒山到当代方丈性空、秋爽以及一般寺僧,文脉传承,多有诗作,诗韵延续不衰。这是一般寺院很少有的;第二,浓厚诗文化氛围。特别是有相当多的青年僧人对诗甚笃,吟诗写诗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已经出版的青年僧人《昌莲诗集》、《慧伯诗集》等正是寒山寺浓厚诗风的反映;第三,诗文化陶冶情操,历炼僧格,提高僧人文化和素质水平。从他们的诗作中可以看出来,对丰富青年僧人生活,培育智慧,健全僧格等,颇为有效。诗风长运是可贵的寺风,这种文化传承形式应该在创新中坚持下去。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绝唱,天下传诵,是寒山寺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收集整理对这首千古绝唱的各种考证、注释、评价、质疑等等文章,建立资料文库,为新的研究创造好的条件。除张继之外,以寒山寺为主题的诗词还颇多,对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作者,如唐朝韦应物、杜牧,宋朝陆游、范成大,明朝高启、唐寅,清朝王士祯、康有为等有关寒山寺的诗作,都应该收集研究。自宋代王珪书写碑刻《枫桥夜泊》第一石以来,千年延续,文人墨客、名人贤达、文官武将、革命前辈等古今名人相继不断书写《枫桥夜泊》。仅寒山寺就存集同一首诗的上百幅书法墨宝,并有相当部分刻石立碑。最近雄立寺院的“中华第一诗碑”,又在新的时空里使《枫桥夜泊》以“中华第一诗碑”为载体,以前所未有的形象传扬于世界,这又是一个千古绝唱。仅此“中华第一诗碑”,就很值得从多方面深入研究和评价。

六、艺术文化

寒山寺是一座艺术宝库。这里有数目众多的艺术作品,佛像雕塑、书画、碑刻、石雕、砖雕砚台、微雕、建筑装饰等一景一物都凝结和闪烁着历史的智慧和创造的光辉。长期以来艺术作品积累多而研究少,急需要进行整理和研究。应该摸清艺术家底。对寺院的所有艺术作品应该进行分类登记,每项艺术作品都要建立资料档案。在分类的基础上,要进行考证、划分等级,确定应该特殊保护的艺术珍品。制定艺术品的保护和管理制度,特别是对艺术珍品应该有特殊的保护措施。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将重要的艺术作品转换为数字化艺术作品,使艺术作品保存、利用和传播更为方便、更有效、质量更高。要培养艺术品鉴别保护的专门人才,建立专人负责的制度。对艺术珍品或有较大数量的同类艺术品应建展览馆,定期举办展览,对外开放,以满足人们对艺术品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艺术品味,提高寺院文化影响力。组织学者选题立项。对立项的课题进行研究,挖掘艺术的价值,撰写论著组织出版。利用寒山寺独有的艺术作品,比如《枫桥夜泊》诗的书法碑刻,寒山拾得形态各异的画像等等,创作出系列工艺品,建立寒山寺特有的文化艺术产业。

七、开放文化

对外交流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寒山寺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是全国最早开放的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院。开放成为寒山寺发展的最大机遇。全面开放。我国大陆的寺院所谓开放应该包括对国外开放,对港澳和台湾地区的开放,对民间开放。第一从对国外开放看:我国改革开放刚起步,寒山寺就开始了对国外客人的接待工作。1978年11月15日接待了日本日中宗教恳谈会会长西川春惠等,当年12月又接待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特别是1979年开始每年“除夕听钟声”活动,吸引来了日本及其它国家宾客,年盛一年,活动规模越来越大,人数逐年增加,开启了寒山寺对国际交流的渠道,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寒山寺成为苏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第二从对港澳台地区开放看:1980年寒山寺正式恢复对外开放以来,逐步加大了对港澳台的交流。2007年9月9日寒山寺向台湾佛光山寺赠送“和平钟”并同佛光山寺结成兄弟寺院等活动,影响大,为海峡两岸民间沟通,增进了解,加强互信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做到了其他界别人员无法发挥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应该认真总结对台湾地区开放的特殊作用,在已有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开放力度。第三从对民间开放看:近年来寒山寺在秋爽法师主持下,建立了慈善中心、创办寒山书院、禅意书画院、文化研究院和佛教图书馆。慈善中心对孤寡老人设立慈善超市、捐赠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等,寒山寺走进了民间弱势群体。寒山书院进行学历教育,吸引了大批受教育的青年。禅意书画院、文化研究院和佛教图书馆拓宽了同知识分子的广泛交流渠道,使寒山寺走进了知识分子阶层。寒山寺的开放赢得了国内外的声誉,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和素质水平,由历史文化名寺又走向了现代文化名寺。对外开放注重文化交流:第一,寒山寺文化资源丰富多彩,通过多种传媒进行交流。近年来又重新刊印了《寒山寺志》,并出版《重修寒山寺志》,编辑出版《寒山子诗集》、《寒山寺画册》、《寒山寺赞》、《寒山寺建寺1500周年书画作品集》、《寒山寺》、《今日寒山寺》、《性空法师写经集》等,还定期编辑出版《寒山寺佛学》和《寒山寺》两种刊物,还建立了寒山寺网站。 通过书籍、刊物和网站,展现寒山寺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在交流传播中增进了世界对寒山寺的了解,扩大寒山寺的影响;第二,利用寒山寺特有的文化载体,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寒山寺的听钟声活动;向日本和台湾地区赠送“和平钟”;国外客人寻求寒山寺的墨宝——书法与绘画,特别是寻求两代方丈性空、秋爽的墨宝,留下不少美谈佳话。这些特有的文化载体,是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吴文化长期融合凝聚而成的瑰宝,是寒山寺不同一般寺院特有的文化符号;第三,派僧团出国访问弘法、参加国际佛教会议、参访佛教圣迹、派学僧出国留学等等,进行佛教文化交流。寒山寺结缘世界佛教界朋友,宣传中华文化,宣传苏州,扩大寒山寺和苏州在世界上的影响。对外开放同苏州旅游相结合。旅游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全面感受,是满足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旅游者大都对名气大、有文化内涵、有神秘感的旅游点有好奇心和强烈兴趣。寒山寺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些要求,成为苏州文化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一,开放与旅游的结合是寒山寺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寒山寺作为旅游胜地,常年开放,再加“除夕听钟声”活动每年连续举办,成千上万旅游者到寒山寺来,感受寒山寺文化的历史和智慧,感受寒山寺文化神秘和魅力,留下寒山寺文化博大精深的印记,借助旅游者空间位置的移动和相互影响,寒山寺文化就会如同电磁波一样不断向外扩散传播;第二,开发具有寒山寺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到寒山寺参观旅游,都希望购买点有寒山寺文化特色的纪念品,既可作为旅游记忆又可成为与朋友们聊天的文化资源,以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寒山寺内外琳琅满目,带有其文化特色的各种文化旅游产品,已经形成了旅游文化市场,而且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放。一个以寒山寺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正在发展和扩大;第三,随着寒山寺成为苏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旅游胜地,苏州市对寒山寺周围环境整治和建设越来越重视。在对寒山寺景区规划的基础上,1987年开始景区建设。现在古寺、古桥(枫桥、江村桥)、古关(铁岭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江枫洲已经溶为一体,重现出《枫桥夜泊》诗篇意境,已重绘“寒山寺繁华图”。新建的寒山寺弄和枫桥大街,列肆招牌,灿若云星,仿佛回到了盛唐时期繁华的枫桥古镇。寒山寺的开放,使整个寒山寺面貌一新,环境幽雅而繁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八、环境文化

这里所谓环境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枫桥处,坐东朝西,紧靠京杭大运河,临官道。研究寒山寺的坐落环境,有利解读寒山寺的历史变迁、传说和故事、文化特色等产生的原因,有利寒山寺文化研究的深化和研究内容的拓展。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有待做大量的工作。地理环境:第一,优越的自然条件。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常年气候湿润,温度适中,水网密布,河道纵横,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很适合人居的“人间天堂”;第二,风水宝地。唐代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句,而苏州又是寺院集中的地方,寒山寺为苏州诸寺之冠。初建时期规模宏大,有“寒山寺骑马观山门”、“先游寒山寺,后游姑苏城”之说。如此宏大规模的寒山寺,在初建时一定会多处比较、考察选址的风水,最后选一处风水宝地。在地理环境文化研究中应该研究寒山寺原址的范围及其历史演变,并揭开寒山寺环境风水之谜;第三,水陆交通要道。寒山寺面对大运河,贯通江、浙的运河畅通而繁忙;还有一条陆路大道平行运河向西北延伸,这条官道也同样经过寒山寺,所谓枕槽河,府官道,水陆交通极其方便。向内地河流纵横,可达神州大地广阔空间;向外可通海运走向海外世界。地处水陆交通要道的有利条件,不仅仅苏州就全国来看也是一般寺院难有的交通优势。经济环境:第一,区域经济优势。自古以来,苏州就是中国东南经济重地,到明清更显出区域经济的优势。清朝乾隆时期,外地商人在苏州的会馆有近30处。通过会馆建立的历史表象,可以看出明清时期苏州城市经济已经具有区域乃至超区域的开放性功能。依托区域经济优势,寒山寺既可在大范围获得经济支持,又可以在大范围有更多的人来人往;第二,苏州又是我国开放最早,对外通商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宋代推行鼓励海外贸易政策,海外商船可直通苏州。海外商贸的发展不仅仅有利寒山寺的经济来源,而且为对外开放也提供了方便条件;第三,集市贸易的中心市场。苏州城市布局自古以来就是“西较东为喧闹”。经过长期发展,至元明时期,苏州的商贸中心逐渐从城中移至阊门一带,明清时期阊门已经成为苏州城市中心市场。素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的唐寅在《阊门即事》诗中描写阊门一带的繁荣盛况:“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檀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清乾隆年间,苏州画家徐杨所绘《姑苏繁华图》,重点也是描绘阊门内外和万年桥一带繁华盛景。寒山寺坐落在阊门外枫桥处,当时枫桥是江南著名米市,市集上楼阁林立,店肆众多,行人流水,通宵达旦,灯火通明。到闹市区来往的富商、名人墨客、达官显贵都会慕名到寒山寺参拜,咏诗题字,书法刻石,捐资助寺留下自己的印迹,这无疑会使寒山寺各种文化印迹长年累月积淀下来,不断加厚寒山寺的文化底蕴。人文环境:第一,苏州尚文,教育事业发达,书香门第兴旺,有很浓的“读书求知”的风气。历代状元多、文人多,书画家多,人才辈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影响深,在寒山寺留下了众多遗迹;第二,苏州又是吴文化的中心。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文化特征有多种概括。综合看是崇文重教的文化理念,多元与包容的文化氛围,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文化色彩,粉墙黛瓦小巷庭院园林式文化建筑,精巧细腻又博大精深的文化个性。这种文化特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三,苏州又是江南佛教的中心地。这里寺院众多,而且规模宏大。寺院多,高僧多,有利于寺僧流动,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交流;第四,苏州长期对外开放,是对外贸易重地。开放会吸引商人、富豪、文人、官贵、僧人等各种客人到苏州寒山寺来,必然带来各种文化的交流。寒山寺作为闻名遐迩名寺,在各种文化交流中,很自然地就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吴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汇地,各种文化世代融合积淀,就会产生出寒山寺文化的独有特征。

寒山寺是历史文化名寺,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座文化资源宝库。“寒山寺文化”是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将开辟吴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增添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新内容,寒山寺文化的研究是大课题是大工程。苏州是寒山寺的诞生地,苏州记录着寒山寺发展的过程和全部史迹。苏州学者有责任为寒山寺文化研究鸣锣开道,吸引全国乃至世界上热心寒山寺文化研究的学者,为寒山寺文化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扩大研究队伍和和研究成果, 为寒山寺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时空里占有应有空间而坚持不懈地努力。本文提出寒山寺文化研究的八个方面,既不是研究的全部,更可能有不妥之处,只是抛砖引玉,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寒山寺文化研究的关注与重视,展开对寒山寺文化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性空主编,重修寒山寺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9.

[2] 秋爽主编,寒山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

[3] 苏州寒山寺编,寒山寺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12.

[4] 王利生主编, 阊门·石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1.

[5] 汪长根、蒋忠友著,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12.

[6] 吴恩培著,句吴文化的现代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9.

[7] 崔小敬,寒山与寒山诗研究述评与反思[J],寒山寺,2006,(2).

[8] 弘学主编,佛学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文/姚炎祥)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

以紫为朱成语名称以紫为朱成语拼音yǐ zǐ wéi zhū成...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紫乱朱...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

以绝后患成语名称以绝后患成语拼音yǐ jué hòu huàn成...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

以类相从成语名称以类相从成语拼音yǐ lèi xiāng cón...

最新文章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古诗原文[挑错/完...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诗原文[挑错/...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