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入门网
大悲咒入门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入门知识/ 文章正文

陈静瑜老师: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第六集)

导读:陈静瑜老师: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第六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仁者,早上好。我们今天来继续分享《女诫》的第六篇,「曲从篇」。这一篇很重要,因为这一篇主要是讲做媳妇的如何来处理跟婆婆的关系,...
陈静瑜老师: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第六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仁者,早上好。我们今天来继续分享《女诫》的第六篇,「曲从篇」。这一篇很重要,因为这一篇主要是讲做媳妇的如何来处理跟婆婆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我们在进入婚姻生活之中,可能面对最重要的三个关系,第一个就是如何处理跟先生的关系,第二个可能就要涉及到跟婆婆的关系,女人和女人之间关系不是很好相处,第三个就是如何教育我们的子女、孩子。在我们分享这一篇之前,我先跟大家汇报一下,我自己结婚十五年来,在婆媳关系上也一路走过来,有很多心路历程。给我震撼最大、冲击最大的,也让我深刻开始反省自己,是我去年七月份亲自参加了唐山的企业家论坛,当时在论坛上,靳雅佳老师的一首歌,「婆婆也是妈」,让我真正的开始认识到,婆媳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首歌我是从头到尾哭著听下来的,每次跟大家分享女德的这一篇的时候,我都要跟老师们一起读一下这首歌,因为我不会唱,所以我今天也来给大家读一遍这首歌歌词,「婆婆也是妈」:

婆婆也是妈,您一辈子辛苦啦,您把儿子抚养大,如今儿媳来报答。轻轻的叫声妈,婆婆也是妈,您节衣缩食汗满颊,把儿子拉扯大。真诚的叫声妈,如今儿媳到咱家,儿媳妇为您梳白发,为您把汗擦。婆婆也是妈,您一辈子辛苦啦,您把儿子抚养大,如今儿媳来报答,让您没烦恼,让您没牵挂,幸福生活甜如蜜,让您有个温暖的家。亲亲的叫声妈,婆婆也是妈,儿媳妇让您生活幸福,快快乐乐度晚霞。

我每次听这首歌或者念这首歌都会哭,因为自己很惭愧,并没有真正的把婆婆当成妈,也没有给婆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我对这个歌词的作者很感兴趣,因为这个歌词真的是发自内心很真诚的写出来的。我就上网搜,我想看看是谁能作出这么好的歌词,是一个作词家吗?大家可能想不到,这个歌词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吉林一个小县市的一个很普通的四十多岁的中年女子,不是作词家。她就是特别爱她的婆婆,特别孝敬她的婆婆,她婆婆在去世以后,她抑制不住对婆婆的思念,用自己的真情写下了这样的歌词,然后她就四处奔波去找作曲家,为这首歌词作曲。她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这个作曲家也要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媳妇,她才能作出好的曲子。这首歌现在在传统文化论坛里传遍大江南北,我每一次听到都很惭愧,的确自己对婆婆做得很差,不够。

我们讲「曲从」,其实对婆婆从心底里这个曲从的理解是什么?那天我给钟老师提了这个问题,钟老师在「修行与生活中」也做了解答。什么是曲?不是委屈自己,是要把自己傲慢的那种习气给它折服下来,然后顺从我们的性德,我们的自性是爱,真诚的爱,没有分别的爱,平等的爱。我们在学习《女论语》的时候,我自己感触特别大,因为第一篇不是如何孝顺公婆,第一篇讲的是「立身篇」,然后是先事父母,把父母事好了,才是事公婆这一篇,它是有次第的。所以我们做女子的要想想,如果对父母都没有孝敬的心,一片真诚的爱心,怎么可能去爱婆婆、去孝敬婆婆?假的。可能现在这个话,拿到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来讲,好多女孩子会有疑义,婆婆就是婆婆,她怎么能是妈?我看到一些观众的来信就是这么提问的,婆婆不可能是妈。但是我想,你如果真正爱你的丈夫,你就会爱你的婆婆。为什么?你想想,能够把这样的一个大男人从小到大,拉扯到抚养成人,无私的送到你的身边,陪伴你过一生,这个人是谁?是婆婆,没有婆婆哪来的先生!最起码的一个道理。当我学习传统文化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从心底里对婆婆原先所有的不满、所有的怨恨,真的就一下子放下了。我现在的家庭生活,我所享有的一切,我身边这个带给我婚姻生活的男人,他不是婆婆养的、婆婆生的吗?有一次我就给婆婆下跪,婆婆不让跪,婆婆硬给我扶起来。我自己很惭愧,跟婆婆道歉,婆婆很大度,婆婆说没有,你做得很好,你是我们家的好儿媳妇。

我很少在公开场合里忏悔过对婆婆严重的不孝,但是昨天听胡老师的光盘,胡老师的光盘每天下午都有放,胡小林老师说了一句话很震撼我,他说人不改过,怎么能懂得感恩,更不用提知恩报恩!那个过是你最严重的障碍,障碍障著你,你还说你感恩、你报恩,那是假的。我们的过在哪里?我昨天从头到尾细细的、深深的再一遍反省自己,因为每次讲这个课的时候,都是对自己的反省。我就想一个女人刚结婚的时候,她都会,我是这样,仗著先生对你的那种宠爱,怎么样?对婆婆生起这种骄慢的心,不会把婆婆放在眼里,恨不得这个男人都归自己所有,最好他不要去看他的妈妈,不要总去找他的母亲,这种女子的自私自利、嫉妒心、控制欲望。所以家不和从哪里开始?往往媳妇一进门,家就变样了,不是变好,是变坏了,总是在枕边说一些婆婆长、婆婆短的话,做丈夫的很为难。

我认识这样的一个朋友,因为她总是在先生面前说婆婆的不是,先生又是一个很孝顺的儿子,两边都不知道该如何做,结果先生早早的就得了癌症去世了。郁闷,这磁场不好。所以刚一结婚的时候,先生一定要懂得如何去教导自己的妻子。我还算比较幸运,先生非常明理,刚一结婚的时候,刚刚在他耳边提一些婆婆的不是,我先生就马上给打断,很严厉跟我说:第一你是媳妇,她是婆婆,她是你的长辈,你不可以说长辈的不是;第二她是老人,你是小孩子,你懂什么,你不可以说老人的不是;第三你不可以做一个坏样子,将来如果你有儿子怎么办?基於这三点,虽然我对婆婆有很多不满,但是嘴上没说过,可是婆婆能感觉到。我记得有一年我父母去看望我的婆婆,过年的时候,就问到说这个女儿怎么样。那是好多年前,十多年前,我婆婆就说静瑜哪都好,就是小脸子。不明白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小脸子,就是可能嘴上不说,但是面相上不好,脸一搭,反正就是表情比较冷漠、比较严肃,也不说话,反正你说你的,我就是左耳听右耳出,也不当回事。老人能感觉到,以前尤其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但是丈夫的教导在耳边常拎著,所以不敢发作、不敢发泄,自己就开解自己。

我在学传统文化之后,看了古代的一个故事,印象很深刻,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就是说古代有个媳妇,仗著自己年轻貌美,先生又是刚结婚不久,对她比较有恩爱,就非常的娇纵,怎么样呢?她经常在丈夫面前说婆婆的不是。最后有一天,她就跟她先生说,你妈妈太不好了,我实在忍受不了,你得想个办法。先生很有计谋,先生就说,那我们不行就杀了吧,把母亲杀了。媳妇说好啊。先生说我们不能马上杀,马上杀邻居一看就知道,你看你平时跟妈妈关系不好,跟婆婆关系不好,马上杀掉会怀疑你。这样好了,给你一个月时间,你先什么事都顺著她,对她百依百顺,到处都跟人说婆婆好,先装一个月,人家就不会怀疑你。媳妇觉得这招不错,好,没有问题,一个月可以装,装了一个月。装了一个月之后,然后先生就问她,你觉得怎么样,时机成不成熟?这个媳妇就说,好像感觉一个月下来,婆婆也没有那么不顺眼,要不我们等一个月再说?先生说好,那你再装一个月。又装了一个月,这个月过去之后,这个媳妇心态就变了,说感觉婆婆挺好的。因为你想,婆婆不知道她是装的,她那么样的孝顺,婆婆也会变,境随心变。她说好像婆婆挺好,不能杀她。结果这个时候先生马上脸色大变,拿著菜刀就指著她说,你听没听过自古以来有杀妈妈的?她说没有;你听没听过自古以来有杀妻子的?她说有。他说我这个刀本来是要杀你的,如果你这两个月不听话,还要执意杀我的母亲,我这个刀就朝向你了。后来这个媳妇马上就跪在地上磕头认错。所以丈夫要会教。所以我们听女德,也不仅仅是女人要听,男人也要听。

我自己在分享的过程中总结了几点,就是跟婆婆为什么不能很好的相处,做不到曲从,哪些地方做不到曲从。第一点是现代生活中,两代人走进一个家门,首先一个是生活习惯上有很多冲突。譬如我自己就是,我原先有点洁癖,过分的干净。这个是假的,自私自利。所以我在讲到勤快的时候,我还跟一起学女德的朋友们分享,我说大家要勤快,千万别搞错了,勤俭是指勤俭自己,不是拿勤俭要求别人。

你说我很勤快,我要求我先生也要三点钟起床;你说我很节俭,我先生也要跟我一样节俭,这个不能要求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别人都宽,这个只是来要求自己的,绝对不能拿女德去要求身边任何一个人。你说我学习女德了,我现在要收拾得很干净,先生连坐都不能让坐,一坐这个沙发就要变脏了,你这块没有到位就不可以,那不行。

我原先就是这样,刚开始结婚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会跟公婆在一起住,尤其是跟公公。公公就是我先生的父亲,都将近八十了现在。他是老来得子,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先生的两个姐姐都比他要大十几岁,所以老人家就离不开儿子。刚结婚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一点,我以为就我们两个人过小日子,没有想那么多。可是结婚不长时间,老人家因为已经退休了,就会找各种理由,从长春到大连,到我们家住一段时间。又不好意思待长,待一个月就自己主动走。可是回去不到三天,有一次他就打电话,我当时很小不理解,他就说:静瑜,你那个手提电脑,我给你相中一个电脑包,我给你买了,我现在要从长春给你捎到大连,我明天就要给你捎过去。我说爸,那个不著急,你什么时候再来(因为他刚回去),你再给捎过来,另外大连也有,我自己可以买。隔两天他又打电话,他说静瑜,这个包我得给你捎过去。等他打第三遍电话的时候,我当时的感觉,那时候很年轻,我才二十三、四岁,我就觉得这个老人很磨道。我就给我的大姑姐打电话,也不理解老人的心,我说你爸怎么搞的,这个包总来给我打电话?我大姑姐很理解她父亲,就说其实老人家不是要送包,他是很想在你们身边住,住时间长了又怕你们不高兴,回家又很想念你们,所以他就找个理由,给你们买点东西就想要过去。好在因为我公公跟我爷爷是同岁,我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对爷爷还是很孝顺、很恭敬,就把公公当爷爷看,我说好啊。后来公公来大连,我就没再让他回去,在我们身边住。

但是住时间长了就会有很多问题,譬如说我公公他有一个习惯,上完厕所他就不习惯摁,他怕浪费水,小便的时候他就不摁,他怕浪费水,那就有味,我就一开始很懊恼。另外他吃完饭的时候,总是要往饭碗里吐一些漱口水,我也看不惯,我还很生气,我就教训他。公公不在意,他完全把我当成小孩子,因为年纪差得太多了。结果从开始学传统文化以后,尤其是去年,变化特别大,不仅是他这些习惯,因为那些习惯我慢慢的就都能容忍了,还有些习惯我就完完全全的,怎么改变的呢?就是想到他从小对先生的这种照料,他是我先生的父亲,自己如果对公公不恭敬,真是有违天理,你还求福,自求多福,哪能求得到!

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改变最大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有一次我公公他就哭了。他吃馒头,他那个馒头皮嫌硬,他就把馒头皮都剥下来吃馒头心。我就觉得馒头皮扔了很可惜,我就把他那馒头皮划拉下来放到我碗里,我就都给吃了。当时公公眼睛里就有眼泪,然后他就说:静瑜你不要吃了,这个很脏。我说不脏,爸,这都是人吃的东西,有什么可脏的。后来就是这些一件件小事,你去改,从心底里真正的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我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爷爷那样去看待。后来我先生的父亲,就是我老公公,他也完全把我当成他的女儿,感情很深。尤其是这两年随著年纪增大,他去年生病的时候我照料他,他就说每天必须得看我一眼,看不到他就心里很慌。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我没有在身边,他说都没有意思,静瑜也不在身边,你们就都走吧,就跟他的女儿和儿子说。他的腿脚不是很好,他走道的时候需要人扶,两个人扶他手还会发抖,心里没底,但是现在我去扶他,他就一点都不抖。我婆婆就问他,怎么静瑜一个人扶你就不抖?他说我心里比较有底。我觉得不是说我有定力,是你真正的把自己的念头转过来,发自内心的那种真正的去爱他。

我学传统文化之后给公公洗脚,公公很享受,老人家很享受。洗了几次之后,后来他就不让我洗了,为什么?他说万一洗习惯了,哪天你出差,我还会挺想的。老人家不贪恋。去年老人家过生日,今年生日还没有过,去年老人家过生日,我领著两个儿子给老人家磕头;磕头是忏悔,忏悔以前对老人家做的种种不孝,求老人家原谅。老人都是最宽宏、最大量的,比儿女的心胸大多了。老父亲坐在床上,他那个,真是就是你一头磕下去,他会觉得这个儿女简直特别好,你做过的一切他都不记得,只记得你好的。我这三个头,我磕了六个,因为三个是自己忏悔,后三个因为先生出差,我就代我先生给老父亲磕的。随后我的两个儿子也给他们的爷爷磕头。

生活习惯上总会有种种的冲突,但是如果这个女子得到孝道的这种教育,这种心念的转化,这些都是小事情,鸡毛蒜皮的小事。进到一个家门,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习惯,那我们做为晚辈的就都听老人的好了。像昨天晚上,我儿子给我打了好多遍电话,我接了电话儿子就哭诉,说姥爷错了,明明老师让这么背,姥爷就让那么背,我说姥爷,姥爷还不听,我说姥爷你听错了。跟我投诉他姥爷。我听了就笑了,后来我就跟儿子说:儿子,妈妈在香港,你知道干什么吗?他说你做什么?我说妈妈在这跟大家分享如何做一个好女儿、好妈妈,那你是不是得做一个好儿子、好外孙子?他说对,他就不哭了。我说你要是想这么做的话,你就记住一点。他说什么?我说就是姥爷说的错了也是对的,姥爷说的对的更是对的,「父母命,行勿懒」,那四句先从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这做起,不要先从妈妈这做起,妈妈也要听他们的。我儿子就问,错了为什么还要听?我说因为他是长辈,他是老人,这就是孝道,这就是孝顺。后来明白了,姥爷说那么背就那么背吧,他就把电话给我父亲。我就跟我爸说,爸您别在意,他可能是这次我出差的时间比较长,有点想我,顺便发点小脾气。我爸爸说没事、没事,就把电话撂了。所以你看,一个女子学女德有多重要,家里的正风、正气、家道、家规都从女的这块开始,大事小情都找当妈的,很少有找当爸的。你的观念错了,你的行为一定是错的,不可能你观念错了,做出来的行为是对的。所以我们从孝道这块开始树立。

第二个是对金钱的看法。因为我们的老一辈人,我自己感触特别明显,我跟我婆婆最早就是对钱。钱是什么?我是属於对钱很不在意,大手大脚,挣多少也不知道,花多少也没数;我婆婆就很勤俭,每一分、每一文她都会节俭开支。我就一开始很生气,我觉得我又没有花她的,她还总限制我,我给她买东西,她还总埋怨我花钱,我就不是很高兴。那也是从学传统文化之后改变的,为什么?站在老人那个立场,站在婆婆所经历过的那个年代,我们想想她这么做是有情可原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后期我孝敬婆婆的时候,买衣服、买东西我从来不让价签出现,因为多钱她都嫌贵,我都把价签撕掉。她要问我的话,我就心里想想她什么价位能接受,我就说什么价位,反正她也不逛商店。我记得有一年给婆婆买羊绒大衣,花了大概几千块钱。婆婆当时穿著很合适、很好,就问我这衣服多少钱,我说二百块钱。婆婆特别高兴,说这个衣服很值,这么大才二百块钱。我先生在旁边就笑了,说你动脑子想想,这一个袖都不止二百,你看看它是什么料!我婆婆说我也不懂料,就觉得穿的挺舒服。我就跟婆婆说那就够了。有一回她表坏了,已经是用了好多年的表,婆婆又想让我买表,又怕花钱,就天天在我耳边叨咕,说这个表坏了能不能再修。我心里想已经不能再修了,用了好几十年很破的一个表,怎么办呢?后来我就出去,买了一个女士比较大方的表,她看著比较清晰。我就那天跟我婆婆说,我说妈,真巧,您真有福,心想事成,您这两天表不好,恰好就有一个朋友送我一个表,给您戴正合适,我戴这个样子还比较老气。我老婆婆就很开心,她还说你这朋友真好。其实是我自己买的,她也不知道。那在这方面你自己想办法,它就会化解掉这种冲突。

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弟子规》里其实把这些跟父母双亲如何尽孝道的方法全部都讲出来了,譬如说「亲所好,力为具」。我后来就琢磨出来,我婆婆不是很希望让我买那些没有用的衣服,那些东西她不好穿,她很希望替我们攒钱,所以我要拿钱孝敬她,她就很欢喜。后来我就慢慢变成给钱。今年在大连,她跟我公公去年因为身体不好就出去住了,住在一个房子里,跟保姆,她就管我要每个月的伙食费,我说这个不用要,我肯定给你。但是我先生就说,你给她,她也不会花,我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因为一开始每次给完,我婆婆都会说:静瑜,你买的那个菜很好吃。现在是不是什么水果好像又下来了?那个米面油太重,我们自己买不了。后来我就明白了,我说米面油不用你买,定期司机买好给送去,很沉嘛。我说青菜呢,妈也不用你买,你想吃什么我一周送一次,水果隔三差五就送一些,送一些当季的水果,但是钱我还照样给。

有次我跟我二姑姐碰面,我二姑姐也在大连,我二姑姐就说:静瑜,你没有给妈妈钱吗?妈妈怎么一见我就说没钱?我说我给呀!她说那她自己买菜钱花得很快吗?我说不是,每个月我这些都买好了,家里的水电煤气费我都派人给缴好。她说她为什么这么说?我说你这个女儿当得不够,我比你要称职。「亲所好,力为具」,咱妈喜欢攒钱,她跟你这么说的意思就是你要供养;我这面供养是我的,她说钱没了就没了呗,她给存起来当然就没了,我说你还要供养,你不懂这个意思。后来我二姑姐说:哦,是这样。我说你别管我给没给,我肯定给,你就给你的,只要她高兴,也不差这点钱。因为她条件也很好。所以就是老老实实的按照《弟子规》的那些条去落实,不想著自己,其实就没什么冲突和看法。一点点这些小事,你就都有智慧去面对,也没什么烦恼。反正老人攒著也是给你攒,谁攒不是攒?都是一样。

第三点就是对下一代,关於抚养、教育的冲突。因为我们做女子的有孩子之后,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第一个,老人家比较溺爱孩子;第二个,他会用他的方式和观点去教育孩子。我给大家举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因为这个例子不仅在我大儿子的时候,我公公婆婆会出现,二儿子还会出现,而且我的父母在对他们的孙子的时候也会出现。什么例子?譬如说小孩小的时候,他走道不是很稳,有的时候又很顽皮,他就会撞上哪个桌子角,或是撞上沙发什么的。然后一般老人,反正我们家老人都这样,就特别著急过去,啪,打这个桌子,「哎呦,你看这个桌子,把我们宝宝撞得,这个桌子,姥姥(奶奶)打它,宝宝别哭。」我就觉得不对劲。后来我记得去年,因为去年我那二宝才不到两岁,我就有一次哭笑不得的,我就私下把婆婆拽到屋里,我说妈,我跟你谈件事好不好?我老婆婆说谈吧!我说这孩子他自己撞到桌子,桌子它没有动,你干嘛要去打桌子?她说这不就是哄孩子嘛,不让他哭。我说那关键是孩子慢慢大了,他就会把责任全都推到外面,不认为是他自己有问题,不认为是他应该稳稳当当走,而是觉得这是桌子的问题,这是沙发的问题,我说这就错了。我婆婆寻思半天,我婆婆很明理,我婆婆说:你别说,你说的也很有道理,下次我改。下次还是没改,到那个时候她又那样。我说妈你忘了咱俩上次谈的?她刚一说,对,然后她就停了,停了她就说二宝,你得注意了,你走道小心点。同样的问题我跟我父母也说过,因为我父母很宝贝他们那孙子,两个孙子很喜欢,一有什么问题我爸就「哎呦,姥爷打它,怎么把我孙子撞了」,我说爸,不要这样子。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就是非常溺爱。溺爱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那么大年纪,有这样的隔代人,总是有很多这样的情感,爱的情感需要发泄,可能年轻的时候对儿女的那种严厉就都没有了,但是我们做儿女的还是要适当的规劝。譬如说我婆婆就是,原先跟我一起生活我觉得还好,从去年我公公身体不好搬出去单独和保姆住,我是规定自己每周都要领两个孩子去看老人,这是必须的。那这一周没见,一见面就什么要求都答应,我这大儿子在我这吃不著的糖、小零食、可口可乐,只要跟他奶奶说,他奶奶就马上出去给买。后来我就发现我大儿子很高兴去他奶奶家,自己会主动说:妈妈,能不能不用一周去,三天去一次?我就很奇怪。因为他奶奶有的时候买我就不知道,他们娘俩在屋里都商量好,老小孩和小小孩,两人商量好了,两人就说出去到院里溜达一趟,我也没在意,我就跟保姆在厨房做饭。溜达回来之后,我那儿子就把东西东塞塞、西塞塞,我也不晓得,反正两人都挺欢喜。后来这个秘密被我家二宝给泄露了,老二说:妈妈,哥哥有糖吃,是奶奶给买的。我就跟婆婆说,妈妈不能这样,因为他现在长牙齿,不是不给他买,他的牙都会坏掉。我说零食也不是说限制他,小孩吃零食的习惯不好,正饭他就不好好吃了。我说第三,不能说他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尤其我们家这个条件,欲望太容易满足了,一旦他满足不了,他就会很愤恨你,就会恼怒你,我说你不可能一辈子跟著他。后来,反正那次也跟婆婆谈了比较久,然后婆婆就也认可。

我婆婆非常明理,我觉得我们教学相长,婆婆也经常教育我。譬如说有一次过年,每年过年婆婆都要开会,我们家开会是什么呢?就是儿子、儿媳妇、姑爷都坐好,老太太就开始说毛病。以前说的时候我们都不听、都不服,我跟我大姑姐、二姑姐听完都不以为然,老太太就生气,生气我们就说反正会你是要开,开完我们就该干啥干啥。因为我在大连跟二姑姐相处比较近,传统文化传递得比较频繁,所以今年过年开会的时候,我跟二姑姐就态度很真诚,虚心接受。老人开始就说,我记得第一个是先说我先生,可惜我先生没在场,我就代我先生接受了,第二个就说我,从男的开始说起。我呢,老人家指出来要适度,就是做事情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我当时就接受,我说妈你说得对,这是中庸之道,我就是做得不好,容易偏听偏信,我一定努力改。然后说我二姐怎么怎么样。等说我大姐的时候,因为我大姐一个人在长春,我们沟通的也少,我大姐就生气,妈你这个说得不对,我根本不像你说的那样!我老婆婆就说,大家都虚心接受,就你不虚心接受,你需要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来我就跟我大姐也沟通,我说老人就是哪怕你不接受,过年也别惹她生气,咱就都听著就好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对於下一代的养育,我们多跟老人沟通,老人也有很多很好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我们自己要多理解老人。我就是这样的,把我公公婆婆都看成小孩子,小孩跟小孩到一起,你就给他当孩子一样看待就没什么气了。

第四点是绝对不要在婆婆面前去抱怨自己的丈夫。为什么?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总说你儿子的不是,你会不会愿意听?我自己深有体会,原先有的时候会到婆婆那块去讨公道,年轻的时候。婆婆反正也听著,会很宽慰我,但是我觉得老人的心情不是很好受,老人会很沉闷,觉得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老人,你去品,婆婆也好、公公也好,没有一个希望是什么?你们两口子要赚大钱,多赚钱,多给我钱,没有,他第一个就是希望媳妇能把我儿子照料好,身体先没毛病,身体要健康,我体会就是这样。因为每次见婆婆,婆婆都会问我先生身体怎么样,工作是不是太累,我都会说很好很好,没有问题,她就会比较安心。这个心先放到一半,没全放下,第二个就是关心你两口子吵不吵架、和不和谐。我婆婆在十多年前就说过一句话,说你们千万别在我面前说离婚,你们要是说离婚,我就能恨不得一脚去跳河去,这日子没法过。她说再找的总不是原配,我这心里不舒服,你们好好过日子就行。第三点,我自己体会我婆婆,她最关心的就是你能不能把她孙子、孙女伺候好,抚养成人。再别的老人没什么太多的心思,就这三点。

我想不仅是我家的老人是这样,天下父母都是一样。因为去年我过年的时候,第一次给我们家全体员工的父母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告诉这些父母,我们企业开始学习《弟子规》、开始学习传统文化,说一下传统文化是什么,就是孝顺父母,如果这些孩子没有做到,请父母要告诉他们。我说我做为领导也会时刻的教育他们,我也要以身作则。同时我也包了二十多个小红包,一个包里放了五百块钱,我在上面写叫「孝金」,孝顺的孝,黄金的金(我们企业是做黄金的)。我就给所有的员工都发下去,我说你就拿著这个我手写的信,不是打的,我一封封手写的,写了一个多礼拜,然后把这个钱包都包好,我说给你们父母,让他们知道你们在企业都是做什么的,都在学什么,都在干什么,让父母安心。因为很多父母都是外地的。结果我没有想到,所有的父母都给我回信了。甚至家是农村的父母都认认真真的,拿那个白纸给我写的信,很恭敬,字迹很恭敬,还说我们是农村人,不会写,请我多原谅、多包涵那意思。所有心里共同的一点,没有一个说你这个企业得让我儿子赚大钱,你得给他机会,没有,共同的一句话都是你要教他好好做人,要教他明白怎么孝顺父母,怎么尊重师长,怎么能够有诚信。我是哭著读完那些信的,我真的一封封读完之后,我当时就觉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尤其是女人,你生完孩子之后,你会知道做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我自己很有体会,因为我生完两个孩子之后就特别理解我妈妈和我婆婆,从生育到抚养真是不容易。我学女德的过程中,曾经跟那些老师一起学习了佛教的经典,《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我是一篇篇跟大家哭著讲下来的。我说可能有的女人没生过孩子,但是你就想像一下,我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我怀两个孩子的时候都不是很容易,因为我是严重的孕期反应。我反应到什么程度呢?到七个月的时候我拿著盆站著吐,都会吐血,吃什么吐什么,我那大儿子就是喝点西瓜汁、小米粥就泡菜,什么都不能吃。生的时候我只有一百二十斤,生完就掉到一百斤,很瘦小,然后那孩子生下来,我还会想真是不容易。我就拿这个心想想我婆婆、想想我母亲。人总要做这样的思想过滤,将心比心,这个曲从,你都没有曲从的概念,你会从心底里就很愿意去顺从婆婆,孝顺她。给你的先生抚养大真不容易,你还到她面前,她年纪那么大,你说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你在否认她一生的作品,你在糟蹋她的作品,你在给她泼凉水、泼脏水;泼没泼出去,最后都泼到自己身上,那么差你怎么还会找,那么没眼光。我是明白这一点之后从来都不说,只要婆婆问,都好,所以我婆婆现在特别高兴。有的时候我还说,妈你真是一个伟大的女性,能生出这么好的儿子。我婆婆就特别开心。

我婆婆很强,从来不认错,很有主见的这样一个很强势的女性,我们家人都认为她不会认错。真正学女德之后明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我开始认错以后,真的,我婆婆现在也开始回头。我上次来香港的时候,给婆婆打个电话,跟婆婆汇报一下,婆婆还说,「其实我做得不是很好,这个女德我也需要学」。我婆婆第一次,从来没有过。我当时拿著电话特别惊讶,难道这是我婆婆说的吗?我婆婆说:静瑜,我做得不好,我需要学、需要改,这一辈子也有很多地方对你公公(就是指对她的丈夫),都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以前从来没有过!所以外面的境界真的是从自己的心开始变的,你不再抱怨,你在感恩,时时刻刻你在顺从,外面的其实都在顺从你。

我举个例子,我一开始吃素,先从我学佛开始吧,因为这个例子是我觉得讲曲从很有意思的一个例子。曲从,自己认为对的看怎么从。因为当时我学佛就要请佛,我婆婆是坚决不同意,我婆婆就说万一哪天你又不想学了,这些怎么处理?另外请回家会不会有不好的,这个东西咱也不懂,你这是不是迷信?因为我当时先看了一本书就是《认识佛教》,我信心很坚定。我就跟我婆婆说,妈你放心,第一我肯定会坚持不懈的学下去,我不会三天两头的就退心,这是一;第二,我说这个不是迷信。我还把那本书推荐给我婆婆,我说妈你要有时间你看看。我婆婆说,那就是说明你有信仰了?我说也可以这么说,但是我觉得它好像是在教我明白做人的一些道理。我说第三个,我想跟你保证我学了肯定会改自己,会让你看到变化。我婆婆就半信半疑。反正我这三点信誓旦旦的跟婆婆说,二00四年,她就同意了,我就这样就把观音菩萨给请回家,请回家之后的确坚持下来。

我第一个变化就是前面讲的,我再不大手大脚了,这是我婆婆最看不惯的。因为学佛之后就明白一个道理,人的福报是有限的,你来到这个世间不是来享福的,享福是造孽。我就第一个变化,因为我以前是从来不吃剩饭,去饭店从来打包的饭我是不会带的;从小家庭条件也好,福报也大可能是,这个是很不在意。学佛以后,不仅我吃剩饭,专吃剩饭,然后我还会打包,每次都会主动张罗打包回去。我婆婆其实一开始很讶异,她都是那样半信半疑的瞅著我,想看看我会怎么样。直到今年,大家知道变化是什么呢?就是我婆婆不让我吃剩饭,我去她家捡剩饭,我婆婆说这个你不要吃,我吃怎么样的。或者是我婆婆就会特别主动的给我准备好素菜说:静瑜,这个是你能吃的,连葱花都没放,我单独让保姆做的,素炒大豆腐。我就特别感恩,我说妈你看还为我单独做,我说不用,你们做什么我吃点肉边菜就可以,我没有那么多讲究,不用单独再给我做一个,你们吃的我能吃。我婆婆说不行,得按著你的要求来,我都跟保姆说了。

后来我就有点搞迷糊,我说你看曲从,其实真的有一次想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想,不是说曲从婆婆,是曲从你自己的性德,当你真正把你的性德全部都随顺了,外面那个境界真的特美好。所以有一些老师说,为什么我一讲女德就很欢喜?我真的特别高兴,因为愈学愈欢喜。一开始比较难,你感觉进展比较慢,愈来愈快、愈来愈快,你就会感觉到后来,就是你会觉得这不是在学,就是自己的东西,只不过你把自己的这个东西给发掘出来了,这只是一个引子而已。不是说从外面的你给装进去,没有的,这就是你本有的,它就是一个引子,把你自己的往外就倒出来了;就是你原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做女人、做媳妇、做女儿、做妻子就应该这么做,你这么做你就快乐、你就幸福,你不这么做,你就总是别扭、总是不顺、总是有怨气,谁都跟你作对,它就是这个样子。

还有就是千万不要在言语上顶撞老人。我们有的时候说话可能不注意,就随口的一句话可能会把老人伤得很深。这个我有体会,甚至在学女德之后我还在犯,虽然我是无心的。但是老人,因为老人是什么呢?他没有工作,一个人在家,他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到儿子、儿媳妇、孩子,就这么几个人身上,他那种全部的注意力在你身上之后,你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可能就会让他很伤感,人到老了可能都会是这个样子。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做得不好的例子。有一次礼拜天,我去看公公婆婆,就是大概上个月,因为我婆婆比较喜欢吃我做的菜,我当时就跟保姆说你就给我下好料,我负责炒菜就可以了,我就在那很忙,在那炒几个婆婆、公公喜欢吃的菜。我公公就特别高兴的拿了一张报纸,说这个报纸报导你们公司的事迹,我们企业做的宣传。他第一次说,我说好,爸爸,我知道这件事。我还是很紧张的在那做饭,因为还有孩子的饭,我还要做好孩子的饭,鸡蛋糕、面条什么的。过一会老头拿著报纸又来了,同样的说:静瑜,你看报纸上做你的宣传。我说爸我知道了,等我做完饭。等他第三次再来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了,我说爸,你都说两遍了,你没看我正忙著!我说这都十二点了,这么老多人,这饭菜我还没做出来,做了一半,那个我都知道了。我就有点严肃。我公公一下子就蔫了,就不吱声了,吃饭的时候也闷闷不乐。我就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挺过意不去的,后来走的时候我就说:爸,我刚才说话有点急,你别上火。但是老人也不吱声。回家之后,因为当时我父母也在,我爸就给我好一顿说,我真的就是哭了,跟我爸也认错。我爸说你看哪能这么说话,你一个礼拜去一次,你就得让他高兴,他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哪怕你把饭撂下了,你就瞅一眼,也花不上多长时间,你就总想著你自己那点事。后来我就说是,错了。

还有一次是什么呢?也是跟公公一起出去吃饭,我公公就怕我点菜浪费,就让我婆婆坐在我旁边监督。然后我打开菜单之后,我点这个我婆婆说不行,那个也不行。后来我就说,要不婆婆你点?我婆婆她不点,她说那还是你点,我说我点的你都不行,要不还是你点,我婆婆还不点,我俩就在这让。我这就来了个电话,我拿著电话边往外走边说,我说还是你们点吧,你们想吃什么点什么,我就出去了。回来公公就有点不大高兴,为什么?因为吃饭的时候,就是最终还是我点的,但是所有的菜饭公公都不对口,这个菜太硬、那个菜太咸,这个不好吃、那个没做好。然后我说爸,要不上碗面条你爱吃?也不吱声,生气了。老人他真的有时候像小孩,你就得哄著他。我就埋怨自己,我这刚才又是没弄好。我后来说,爸你别生气了,就是这个菜,以后我就知道了,就是把这菜单里最便宜的那几个点出来对吧?我说对,咱们有钱咱也不能乱花,要省著花。然后老人也不吱声,就瞅著那个菜。我说爸你也得吃点,不吃怎么办?后来我又说了几句好听的,我说爸,你最近感觉气色挺好,你锻炼得不错。我说你儿子怎么怎么样,反正一说他儿子他就高兴,又说说他孙子,他又挺高兴,最后他就吃了一碗饭;要不就不吃,生气了,你得哄著他。所以就是自己可能无心的一句话,不是说故意顶撞或者怎么样的,也会引起老人的这种伤感。真的,人愈老愈要把他当孩子一样看待,不要把他当成还是当年那种可以替我们遮风避雨的,可以替我们撑起一片天的那个当家人,他老了,有的时候真的,他就不能控制住自己的一些情绪,尤其是当他身体不好的时候。

还有就是跟公婆相处,可以就这篇学学《女论语》的「事舅姑章」,古代管公婆叫舅姑。你看看女四书,「事舅姑章」几乎每一篇都有,我基本上譬如说讲「曲从」的时候,会把《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凡是事舅姑的都拿出来,一起通盘看一看。因为这一篇主要是讲理,事没讲那么多,理通了,事上怎么做也得学,《女论语》就是在事上讲得特别清楚。譬如说我们做饭的时候,老人的饭一定要松软,一定不能太咸。我们如果就考虑自己的口味,譬如说我就喜欢吃稍微硬一点的饭,口比较重,但是父母和公公婆婆就不是这样,你就不能按照你的兴趣来,老人牙齿不好,要软软的;胃口不好,要给他调配好他适合消化的一些饭菜。第二个就是四季换衣被的时候,要时不时的就自己提前考虑到,这个季节,要到秋天了,是不是毛巾被要换成厚一点的被?老人用不用放上一个电褥子?我们北方天气比较冷,冬天像我公公婆婆都需要用电褥子,夏天他们都要准备电蚊香,都给他弄好。晚上热的时候不能太长的开空调去睡觉,我跟我公婆、父母都说,就是空调没睡觉的时候开,一睡觉就要关上。它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谁去想?做媳妇的;你想得累不累?你真正心里没有自己的时候一点都不累。有一句话叫「心底无私天地宽」,王希海老师的那个话一点都不假,真能感通。

我就这几个月特别有感触,不知道它,可能不叫神通,但是有感觉,譬如说就是跟我妈妈。我在七月份的时候跟父母一起开车回长春给奶奶过生日,带著我一个儿子,因为另外一个儿子叫我送夏令营去了。到长春以后,看见那个保姆(那个阿姨)伺候奶奶伺候得很好很尽心,我们心就很放下。那第一天我心里就动了这样一个念头,我就想要不要跟妈妈商量一下,给这个阿姨包几百块钱,表达一下我们做晚辈的谢意?但是我又不敢贸然直接给,因为父母还在,你毕竟还要隔一层,父母没有表示你就表示,好像不大好。我心里就动这个念,我就在那琢磨,什么时候跟妈妈说一下、沟通一下。我正想著,我妈就来了,我妈就说:静瑜,我觉得这个阿姨真挺好的,伺候奶奶伺候得不错,你看奶奶身上干干净净的,要不咱给扔点钱?我当时心里就一惊,我说:妈,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说:妈,这样好了,我拿钱,你就说是你扔的,因为你是儿媳妇,你单独扔一份,我再扔一份,奶奶就高兴。我妈说行,那你就包好。我就包好,我妈送一份,我也送一份。那阿姨特别欢喜,都不知道做什么好了,第二天就给我们做了一桌子菜,就是那种,因为她是农村人,她就觉得很感恩。走的时候还给我儿子买套衣服,我就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我说:阿姨,你看你又还回来了,我说不用,我们真是没有尽到这种孝心。我说麻烦你在这块伺候我奶奶,因为从小我是奶奶养大的。这是一件事。还有件事,就是有一天我用化妆品的时候,因为很简单,我那化妆品也不贵。然后我就突然想,我妈妈是不是会喜欢用我这份化妆品,如果喜欢的话,我就给她买一套,正好快到母亲节了,我送她一套。我就心里这么想,下去正准备说,我妈就说了一句话,我妈说:静瑜你那个化妆品什么牌子的,那天你不在我用了一下挺好,你要方便的话给我买一套。我说妈,我就这么想著呢,那个是挺好的,又不贵,我去给你买一套。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事情。

所以我想,真正的你做到顺、做到从,做到无私、无我,你就一定会有所悟处、有所体悟,这种体悟是我们的自性,不是你求那种神通、感应,不是求来的。人学习提升不在於时间长久,不是说我学这个学了十年你就学得很好,你才学了三天你就不怎么样,不以这个论。为什么?我特别有感触,因为我真正听经就是从今年,虽然我是二00四年底接触佛法,但是那阵就是简单的看看书,没有真正的往心里去。我是在二00八年的时候开始认真的,有点认真的学,为什么?因为就突然有一天看书的时候,师父就讲到,很多有钱人、富贵人学佛,其实他们就是在玩弄佛法、消遣佛法,把佛法当成没事消遣消遣。我不知道当时那句话对我震撼特别大,因为我觉得我好像就是这样。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在反省自己,我真正学佛应该怎么学,要不要用那种轻慢的心,要不要发愿,要不要为大众,要不要放下自己。二00八年八月份开始警醒了,警醒之后就有这个因缘遇上传统文化,一路走到今天。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父亲他不听经,我妈妈是从今年,也是跟我一起开始才听经。有一天,我就突然上来很想感恩爸爸,我就给爸爸发了个短信,我在办公室,我说爸爸我特别感恩你,我真的很幸运,这一生是你的女儿,有你这样的好父亲。我回家之后,爸爸就把我叫到屋里说,你听师父讲经,听没听到这样一句话?我说什么话?他说我们都是一体的,你右手刺挠了,你拿左手去给挠一挠,右手需不需要说感谢?不用,它一体,感谢什么!他说咱们都是一体的,是一家人,不用说这些话,你是我女儿,我们是一家人。不仅如此,对你的公公婆婆也是一家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父亲就给我开示了一番。我当时就很惊讶,我说爸你怎么听的,你好像也不听啊?因为我爸是不听经,一般都是我妈坐在那,我爸偶尔过去陪一下。我爸说:我就一走一过听见这句话,我觉得老人家讲得非常好,就这句话我寻思了好几个晚上,我就琢磨明白了,对儿女不求回报,对家人不求回报,做了就是做了,心甘情愿,就是应该做的,因为是一体。所以我爸在我们家干活真的就像自己家一样,特别自在。反正门坏了就修门,菜园子该弄了就弄菜园子,邻居家缺水桶,我爸就给送两水桶,回头邻居家就把种好的菜又撇过来给我们扔一些,我爸就捧著邻居家送的黄瓜、豆角、西红柿,说这都邻居给的。和睦亲邻,特别幸福和美好。然后我就很惭愧,因为我觉得经真的不在於你听多少,你有悟处了,能真正用到就有受用,你干听也没有悟、也不去用,听了也是白听。我就特别惭愧,我说爸,真是,你这一句就是《华严经》的境界。我爸说我也不懂华不华严,但是我就觉得这句话太有道理了,咱就是一家人,是一体的,一家人你都没有一体的感觉,你到外面找什么一体!大家想想是这样。

所以女德,学女德就是《弟子规》里的两句话,「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一堆知识,说得天花乱坠,自己没有力行,真的,别人能看到那种浮华的气象,你没有德行在里头撑著,当然外表是个空架子。另外你「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都错了还不知道,还是坚持往下走。我学女德之后,碰见好几个老师,都跟我说我们要教女德,后来我都把这两句话送给他们,我们说从力行开始。

第六点,我自己总结的,就是不要因为和先生闹别扭伤及公婆。这是很多媳妇容易犯的,跟先生一闹别扭,就把对婆婆的不满都会说出来,不管不顾,结果导致家庭的和谐就破坏了。要控制住自己,怎么控制?你成天拿女德薰,等境界现前的时候就好控制了。我深有体会,三天不听圣人言,你就面目全非;我们现在是不用等三天,三个小时不听都容易出问题,所以要多听、多学。还有,也会碰到一些家庭里的状况,我自己碰见过,就是要懂得智慧的去调和先生跟公婆的矛盾,不能在这里你再火上浇油,你要懂得和稀泥。譬如说有两个例子,有一次是我们跟公公的,我公公当时还跟我们住在一起,我在外地出差,然后我就希望找我先生,他的手机关机了,我就给我公公打电话。我公公住在一楼,我先生在二楼,我就跟我公公说,爸爸,你让那个,我先生叫晓达,你让晓达给我回个电话。我公公可能喊了两嗓子,他没有应声,我公公因为他腿脚不是很好,他也没上楼,就给我回电话说他没回家,我说那就算了。这件事情我回来之后就跟我先生说,你那天晚上不是告诉我回家,怎么爸爸说你没回家?我先生当时就说,这个老爷子,我明明回家了。因为那是个很重要的事,一个领导要找他,找到我了,找不著他。我说你谁都别怪,怪你自己,《弟子规》里可教我们了,你回家要先跟父母打声招呼,出门也要先跟父母打招呼。我先生就说《弟子规》这么说的吗?我说对啊,这么说的,你不打招呼,老人家那么大年纪,哪知道你回来了,咱家房子这么大,他当然不晓得。我先生就没动静了。但是我发现他从第二天起,他从来没有过,第一次出门到他爸那屋,「爸,我走了」,他爸还很惊讶,「哦,你走了」。然后后来他回来的时候也会看看,他爸爸要是睡著了他就不吱声,爸爸没睡,他就说爸爸我回来了。《弟子规》所以是家里必不可少的家规。我们家里四要素,家道、家规、家学,有这三样才能成就你的家业。家道就是五伦五常、伦理道德,家规就守住一部《弟子规》。我们家是这样的,出现任何问题都拿《弟子规》里的条条框框来检验,不符合的一律向这个靠拢。

后来还有一次是我先生跟他的妈妈,因为一些意见不合,先生也很生气,婆婆也很生气,我不在场不知道。先生一气之下就带著气出差了,那我婆婆呢,他一走我婆婆就给我打电话,就数落他。因为我学女德了,知道,刚好听完钟老师《女论语》的光盘就用上了。我就马上说:妈,这个不怪他,怪儿媳妇没教好。我婆婆一听就乐了,她就笑,她说你怎么没教好?我说这不是,他也算我一个儿子,三个儿子没给教好。我说您甭跟他一样见识,我来说,您大人有大量,您是很有气度的老人家。给她抬上去,她就不吱声了,她说那你说说吧。后来我还不敢直接给我先生打电话说,他在气头上,我就开始编短信。所以手机很好,因为短信你要是话语不周详你可以改,直到改得比较完善你再发出去。我就在那措辞,编来编去我就很隐讳的拿著《弟子规》里的话,「父母命,行勿懒」。最后又说老人年纪都大了,就像小孩要哄著来,老人还能活几年,他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包容她,要爱她,要让老人心情好,她别一生气了再得脑血栓什么的。反正就是凑合了一些这样的词,然后我又把我先生赞叹了一下,我说您做这么大的企业,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不对?对妈妈肯定是很好,企业才会做得这么好。结果后来他也没有回短信,但是过两天他出完差了,要回家的那一天他就给我打电话,故意的,他说我出差完了要回去,今天下午四点钟到,你看我是先回咱家,还是先去看看我父母?从来没问过我。我说当然要看你父母了,因为你妈很想你,你爸更惦记你。我说你别空手去,你让司机去买点水果,他们爱吃的,什么香蕉、香瓜过去,然后你也别说是买的,说人家客户送的,顺便给他们,要不他们又心疼花钱。我先生就这么带著水果去了,去了也没说什么,在那吃的饭,吃完饭之后我先生就回来了。回来之后我婆婆就给我通风报信,老太太特别高兴,在电话那头很激动的说,他刚一回来就来看我们来了,他实际是认错。我说对。我婆婆就说,虽然他没说,我知道,这个孩子不错,很孝顺。我说对。所以,这个对於我们做媳妇的累不累、麻不麻烦、困不困难?举手之劳,一点都不麻烦。你得到的是什么?丈夫他也有个台阶下了,婆婆也挺高兴,至少她不会心神不安,身心生病。我婆婆身体很好。

我以前对婆婆真的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为我可能做了,但是我心没到;就是丈夫让我做,或者是我认为该这么做,觉得不做会丢面子,我会做,但是心里没有百分之百认可,总会想你对我不怎么样,你看我对你怎么怎么样,大错特错!我从学传统文化、学女德,最大的一个感慨是什么?不管别人怎么样,哪怕她已经十分不像婆婆的样子,十分不像丈夫的样子,你要做好太太,你要做好媳妇,你就把你的道守好,总有一天外面的境界全部都会转化;没有转化,肯定是你自己做得不到位,真的是这样。我昨天说特别感恩我父母,我也特别感恩我先生,真的是很感恩。我这次来香港,酒店他把他的卡都刷好,我今天一结账,以为会很麻烦,早早就下来结账,前台说只要你签字就好了,你先生全部都给你结算完了。我当时其实心里那种,就觉得我很幸福,为什么?他支持你来听经,给你把费用都弄好,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你说你不是很幸福吗,你还要求什么?但是幸福是不是坐著就等来的?不是的,你要靠自己辛勤去付出,而且这种付出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求。一求心里就苦了,你求丈夫对你得怎么好,求婆婆得怎么回报你,你只要一求,你心里就苦;你没有求,你心里就不苦,给不给都好,回不回报都好。我记得去年我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是他发自内心说的,因为我跟他结婚这十几年,一路,从原先的心没到,但是也照顾他父母,到现在心意也到了,用心的去照料他父母。他就说了一句话,他说不管出现什么事情,就冲著你对我父母、对我两个儿子、对这个家,我一辈子都会永远把你放在我心里,我会真心的去回报你。我说其实我不求回报,他说那是你的事情。所以你说你埋怨丈夫有外心,丈夫有外遇、有婚外情,对你不够周到、不够体贴,咱都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对丈夫用心用到了,对他的父母更要用心;对父母你没用心用到的话,对丈夫那是假的,他父母你都不感恩,你对丈夫不就是为了一个情吗?

你看这个曲从,我为什么今天讲得比较多?因为「曲从篇」很短、很小,它就几句话,你看它第二句话就说,「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什么意思?夫妻两人感情不好了,不再恩爱了,你离婚了,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很多是因为义,道义的义,义破坏了,你俩分开了。什么意思?你夫妻两人感情还很好,但是婆婆极其不满意这个媳妇,媳妇就是容不下婆婆,最后两人分手了。有没有?真有。我也是这次邯郸论坛那个主持人给我打出来那个案例,我就问她,你有这样的案例吗?她说有,她说就是婆婆死活不认可这个媳妇,媳妇也是容不下婆婆,两人才结婚两年,最后就分手了、离婚了,好在没有孩子。所以在《太上感应篇》里有很多这样的话,什么叫「受恩不感,念怨不休」?你受到婆婆对你这种恩,有没有感?你是不是念怨不休?这是大恶。还有什么?男的,做先生的,「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女的,做妻子的,「失礼於舅姑」,对公公婆婆完全失去了礼教、礼数,这一切都叫「知过不改,知善不为」。

所以我们这三个根很重要,《弟子规》是最基础的,最扎根的是《太上感应篇》,把因果好好的扎下去。你就想想,你对婆婆不好,对公公有意见,丈夫会对你发自真心的好吗?他如果还对你好,那真是假的,你要好好想想,是贪恋你的美貌还是你的情色?绝对不是你这个人,你一旦失去了,他会移情别爱。你对婆婆不好,你想想你要有儿子,将来你的媳妇会不会对你好?你对婆婆不好,你的儿子会不会对你好?他跟你婆婆是有血缘关系的,那是他奶奶。我就想一个女人,她要么有儿子,要么有女儿,我就在想,因为我是两个儿子,我现在知道因果,特别明白我得种好因,我将来两个媳妇,更吓人,如果不好的话,你想想我这个罪就有得受了,一个老太太,孤苦伶仃,还要受媳妇的白眼,一想想都很恐怖。那我就想,我如果是女儿的话,我对婆婆不好,婆婆就不可能对我好,女儿嫁到人家是不是也是有婆婆的,她也要做人家媳妇,那个婆婆会对你的女儿好吗?你颠过来倒过去这么一想,其实对婆婆好就是对自己好,想通了这一点,你就会心甘情愿的去孝敬婆婆、去恭敬婆婆。

我在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体会到很多自身的这种体验,譬如说你有鼻炎,我以前有鼻炎,以前有鼻炎就认为是不是感冒没及时治?我还去打过封闭,是不是什么东西过敏,需要调整一下?都不是。跟父母没有沟通,这个鼻子,你跟父母好好的、认真的沟通好,跟公公婆婆好好的沟通好,鼻炎不治而愈,这是我亲身体会。后来我听彭鑫博士的光盘我也恍然大悟,英雄所见略同,是这样子的。他也有鼻炎的问题,也是跟父母沟通就好了。第二个,如果是老人有心脏病,你要想想是不是做儿女的没有用心的去关爱老人,老人的心出问题了。这些我后来在接触有一个王凤仪老先生的传人,也是姓王,王老师,一个长者,六十多岁,他就跟我讲,老人身上的很多病其实都来源於儿女。我当时就请教他,我说那老人要是腿脚不好是什么原因?就是做父母的对儿女有怨气。譬如说儿女做得不是很好,做父母的,老人他又不忍心说出来,有的时候就忍著,忍到一定程度,下肢就出问题了;下面的东西,该支配支配不灵了。所以这个气他说不能忍著,你忍而不化,就是你把气忍住,但是你没化解开,它就成病了。所以老人最重要的,他当时跟我讲不是你给他吃多好、穿多好、住多好,你一定要体会老人那个心,你多听,多琢磨他需要什么。譬如说我公公他就是不贪钱、不贪财,对好吃好喝没有爱好,他就是希望你跟他唠嗑;其实也没什么可唠的,他有的时候就希望你只要坐那就行,你静静的坐在那里。我有的时候就跟公公,我就坐在那,他也坐著,然后他就想起来跟我说一句,我就搭一句,有时候我想起来跟他说一句,他也搭一句,话不多,但是他那个表情就特别安详、安和。

去年有一次,我公公不小心走道把腿摔了,也是因为那次摔腿,他就离开我们单独跟保姆住,因为不方便。他躺在病床上就一直在埋怨自己,「你说我怎么就那么不小心,把腿给摔了,害得大家都得过来照料我。」我就开玩笑说:爸,摔得好,你想想,你这才八十来岁摔,你要九十来岁摔,那你说比这要痛苦吧?我爸听了就愣了,说我还能活到九十多?我说能,没有问题,提前摔了,挺好。我说另外一个你看看,你摔完了头脑还很清醒,也没有昏迷出现别的症状,就是腿这块这个骨头,摔坏一个腿骨,我们给做一下小手术就没有问题了。反正就想办法劝他,我大概在那劝了他一天,老头就想明白了,后来他姑娘去看他,他还说静瑜说了,现在摔好,万一我九十多岁摔就比这厉害。然后我二姑姐就说你这么说了?我说是啊,要不他就自己总是在那抱怨,我就开玩笑,我说你能活一百多岁,早摔早点把这个灾给它免掉了就好。我说你这小手术,不用担心,没有问题。其实手术很大,最终是我签字的,因为他儿子出差,他姑娘不敢签字,虽然我二姑姐比我大十来岁,心里没底。我说不动手术肯定不行,就给签了,我说没事,佛菩萨保佑,一直在念佛,没有问题。所以老人身上要有什么不舒适、不健康的地方,我们要反省我们自己,做儿女的孝道没尽到;你儿女孝顺,父母他就健康,他不劳烦儿女,他身心都特别愉悦、特别愉快、特别舒畅,他怎么会有病?没病没灾。所以不要抱怨老人怎么又有这个病,又那样不好了,你还是想想自己哪块做得不好,不该老人的事。

做婆婆的如果面对很无理的媳妇怎么办?题外话顺便说一句,因为我妈妈是婆婆,我有两个弟弟。现在不仅是我们这一代,可能我们上一代再上一代,毕竟传统文化已经缺失一百多年,没有人去教,她不懂得这些是很正常的。有时候,头几年妈妈就会很生气,譬如说她自己在厨房做饭,儿媳妇就不会进去帮忙,那我妈就会把我跟她的儿媳妇比,说你看你都会下厨房做饭,我是一嫁到这老张家就要做饭,厨房饭都是我来做,尤其是年夜饭,从来都是我做,八菜一汤。我妈妈就生气,说你看我女儿出去都给人家做,我进来的她都不做,没找好。后来我就劝我妈,我说妈,说明你培养得好,这个没培养好,你就担负起培养的责任,你大度一些,不跟她计较,她小孩子,你是大人、你是长辈。我说你怨也改变不了现实,你心里还憋气,你还生气、还上火。她有一年真的生气上火,给我打电话,病了大概一个多月,感冒不好,咳嗽,我就很著急,我就劝她。

后来去年接触传统文化之后,我就给我妈看这些光盘,这教育特别重要,家里也是不能缺少这教育,我妈看完之后就明白了,不要求别人,要求自己。我妈只要是出国玩,出国旅游,一定不管儿媳妇好不好,一样礼物,你做得不好也是一样。我弟妹家的父母,我有一个弟妹她爸爸生病,第一次心脏手术,我妈给拿了些钱表示一下心意,隔一段时间又需要二次心脏搭桥手术,我妈就问我,说他又病了,我要不要拿?我说拿呀,你没钱我给你寄一些。我说因为她家很困难,不是那种很富裕的家庭,我说要拿。然后我弟妹她哥哥家庭条件也一般,生了孩子,我妈就说,问我要不要把咱们家孩子穿剩下的衣服都送给他,免得他买,我说要啊,另外别就送旧的,买几件新的。我给我儿子买吃的都带著一大堆,大概我们家族里十来个,我都给买,一样都给一点。像月饼,提前我在单位那天就订了二十盒,人家说你怎么订这么多?我说我爸我妈要中秋节之前回丹东,我舅,还有我弟妹家里都需要送,我妈就要回去负责送月饼,我给订好。慢慢慢慢关系就转化了,怎么看出来转化呢?这个夏天我弟妹到我们家,主动下厨房干活,拖地。我妈就跟我悄悄说:静瑜,她怎么变了?她以前不这样。我说妈,因为你变了,我们都变了,她当然变了,不用去说,说没有用。我妈说嗯。我说妈你就一味的对她好,比她妈还对她好,你看她变不变。我妈说哦,明白了。所以我妈每次要是从大连回丹东,都会买很多吃的喝的给他们孩子,给媳妇。然后那天我妈就跟我说,静瑜,你说这个传统文化它真是挺有魅力的,它怎么就能够把这个家,把这个关系就都转化了呢?我说其实传统文化它就是讲我们心里本有的这些东西,本来做人就应该这样,我们没有按照本来的做,你就苦恼、就痛苦,你回到本来的那个位置上你就高兴。

而且我说妈,你要想都处好关系,师父讲经讲了,第一个就是布施,说白了就是买东西、请客送礼,多做这些。因为我自己深有体验,我爸爸妈妈为什么特别听我的,让他们看什么盘他们就看什么盘?一般看完这个盘说:静瑜,《太上感应篇》我们学完了,下一张盘看什么?我说要不看看《地藏经》?下个月阴历七月。我妈说好。那从头看?对,从头看。因为我就是从去年学传统文化,我妈当时做过统计,回去就力行,当时我妈在丹东,我在大连,我妈说你大概这半年多,给家里捎东西的次数不下五、六十次。我就应该说隔三差五都不到,譬如说到北京,看见蛋糕,就是稻香村的蛋糕,我妈很爱吃,其实不贵,一盒也就七十块钱,我就买两大盒,给我妈拿一盒,我说那一盒就给我弟妹她们吃,愿意吃就吃。有的时候可能我先生不能穿的裤子、衣服,品牌的,也不舍得扔,我就拿出来我爸能穿,我就跟我妈说你别嫌弃,我爸要不能穿就给我弟弟穿。都是这种小东西,其实也不值钱,反正就是人家送我一罐茶叶我也给捎回去。然后我妈每次都记录,记录统计下来之后她就特别感动,为此自己还写了一封信给我。我说妈,我原先做得太少,其实这就是在补偿以前没做到的。

我爸原先是局级干部,刚一退休的时候很失落,第一个失落就是没有车、没有司机。所以我是在前年,我说爸你别上火,你买个车,我领你去看,缺多少钱我都拿,我垫了一大部分钱。我爸开车,我就跟我妈说,妈你看多幸福,局级领导给你做司机,你们俩就得安乐的享受这个晚年,我妈也很高兴。我爸在退休之前还有一个愿望没实现,就是人家本来答应他,退休之前安排他出国旅游一趟,出远门,好像是去欧洲,结果因为他快退了,这个名额就给别人了,就没有。我爸刚退休那阵一直很郁闷,那阵身体也不是很好,我当时就许诺我爸,我说爸,不用公家的钱出国玩最好,少造业,这是老天让你积福。我说以后你每年出去一次,全是女儿拿钱,你都不用管。所以我爸退休第一年,我是给我父母拿钱去欧洲。后来我就跟他俩设计,我说你俩现在年轻,才六十来岁,先走远的地方,将来老了再走近的,他俩说可以,所以今年他俩又去的美国。然后他俩就每次都照很多照片,回来我说你们俩自己可以欣赏这些照片;他老了,当个欣赏。另外我还要很认真的去看这个照片,要听他们讲,一般这个工作得持续一个星期,他那个热乎劲才能下来。其实美国我也去过,但是还要听,这块他怎么玩的,那块他怎么玩的,我就听,我说好好好。这是今年,明年是计划去澳大利亚,我说行,正好可以去师父那个净宗学院参观一下。所以每年都是我来拿钱供养父母,他们就特别开心。

而且一路上我爸我妈就是弘扬传统文化。这个旅行团不是二十多个人吗?我妈就拿一本《弟子规》在那看,看得特认真。旁边人就问,「阿姨,你看什么?」我妈说这传统文化,你们都不懂。人说不懂可以学。我妈说那你看看吧,就一本,多了没有。然后人家物以稀为贵,都抢,抢完之后我爸说你们别抢,记地址,地址挨个记下来,回去之后你们真想学真想看的,我就免费给你们邮,不想学不想看的我也不给你们邮。全团!回来的工作,旅游完回来的工作就是持续发放《弟子规》、发放(名称删除,学佛网编辑)的光盘,我就得跟著忙活,特高兴。我爸还说:静瑜,这个重点,他是一个单位领导,这个重点多给他,他底下还有员工得学。我说好,配合我爸做这个工作,做完了他们还要打电话,还要沟通一下学得怎么样。所以他晚年生活很幸福、很快乐。所以你看传统文化,不单纯能让家庭和谐,的确能让你整个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非常自在,你就有能力把这一家都给照顾得非常好。

最后一句话在曲从里讲的是什么呢?它这个话比较拗口,我翻译一下跟大家说,就是说公公婆婆如果说的是对的,你当然是顺从,没有问题,如果他说的不对怎么办呢?你还要去顺从,它讲的是「犹宜顺命」四个字,尤其需要顺命。好像字面上看来这个命是公公婆婆的命令,实际不然,你要顺从你的命运,还能改造你的命运。命自我作,福自我求,你不要抱怨,你说老天给你配的就是这样一桩婚,像《女论语》说的,「前世缘分,今世婚姻」,你就是这个缘分,碰见的就是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先生、这样的公婆,你就没有什么必要可抱怨,像我上堂课说的,功课没做好,好好做。后面是「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什么意思呢?不要跟婆婆去争是非、争曲直。大家相处的时候记著,尤其记住刘素云老师那四项基本原则,我又给加了一条,五项,不争论、不评论、不辩论、不解释、不评价,我加的是不评价。就不要在公婆面前评价家里这个人那样、那个人这样,丈夫怎么样了、大姑姐怎么样了、亲戚邻居怎么样了,不去评价,也不跟婆婆去争论。家庭里大部分的事情它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陷在这里头,你能争出个什么是非、子午卯酉来?争不出来,你就索性随它去,他说就说,尤其老人,他说你就听著。我基本上像我父母或者是我公婆说著我都听,听的对的我们就去落实,觉得这个还是有欠考虑,那你就暂时也听著,回头动真格的时候,咱再把道理讲一讲。

婆婆愈是对你不好,你愈应该感恩,全都是给你送福报的。有一句话是我看《母慈子孝》那本书里常提到的,福都是逆著来的,顺著来的很少有福,都是享福、消福,消耗你福报的,顺著来的,逆著来的才都是福。逆来怎么样呢?逆来顺受,逆著来的你还逆著受,福就没了,被你折腾光了;逆著来的你顺著受了,也没气,你就接受了,福报就出来了。福报现前,你最重要的感受是什么?诸事顺利。真是这样,我自己深有体会。我去年,我不是说刚学佛被婆婆这样子的吗,我去年刚学传统文化的时候参加论坛,我婆婆很生气,没事闲著做什么义工,你这是有问题的,你要好好考虑清楚,不在家好好做生意赚钱。她一开始不了解。有一次我从秦皇岛回来,当时一天没吃饭,路上好像只吃了一穗苞米,我当时身体又不是很好,因为秦皇岛我提前去了十多天,主持那大会,特别累,然后晚上八点多大客车到大连,司机给我接下来。当时我公公他那手术刚好在医院里,我就先去医院看我公公,另外他那主办方给我拿了些吃的,我就想先送给老人,先供养老人。没想到去了之后,一见面我婆婆劈头盖脸给我一顿训,你出去之后没有好好教育孩子。我当时一开始是心里有气,后来我当时想我学传统文化,不行,得扭我自己这心思。我想对,婆婆说得有道理,因为出去之后的确孩子照料要少一些,她又说对他儿子照料也少了,也对。她就是说了我大概能有四十分钟,我那个脸色可能很差,我公公就不忍,我公公就在病床上跟她说,静瑜可能还没吃饭,让她先回去吃饭,你再说也不迟。因为那康复中心离我们家很近。我婆婆就很严厉,「饭不著急吃,话要给她说明白」。我说婆婆,妈你说得很对。我那司机在对面瞅著我,那小司机都要掉眼泪了,我就跟司机说,把本拿出来,妈你慢慢说,我得记著,我怕现在脑子不怎么清楚,一天没吃饭,我给你认真记下来。我婆婆还挺认真的,我婆婆说那就拿本出来,我就把本拿出来,很认真的把那几条都记下来,很恭敬。我说妈是这几条吗?她说对,这几条。我说你放心,我一定把这几条好好落实好,让你安心。我真的当时没有生气。然后就回家了,回去的时候司机就问我,你生不生气?我说没生气,我妈讲的也有道理,的确你顾此就失彼,自己家里还是没有做好。我说我要做好婆婆就不会这样子,公公还在生病,还在康复。所以我就觉得那是最后一次,再就没有了,从那以后我婆婆就愈来愈理解、愈来愈认可,现在就完全认可传统文化,而且号召我大姑姐、二姑姐都来学习。今年她过生日的时候说了,和谐社会从《弟子规》开始。所以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做,不在於怎么学。

今天上午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了婆媳关系这堂人生重要的一课,我自己学得也不是很好,讲得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各位仁者多多指正。感恩大家。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 陈静瑜老师主讲 (第六集) 2010/9/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067-0006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